常山:劳动教育受欢迎-环球快报


(相关资料图)

从课本到生活

常山:劳动教育受欢迎

通讯员 徐浩然

“丰收啦!”呐喊声声响彻校园,翠绿蔬菜堆积成山。近日,常山县辉埠镇中心小学首届“丰收节”热闹举行。同学们来到学校的劳动基地“集秀园”里收获自己种下的蔬菜,拔萝卜、挖青菜、砍菜根、洗蔬菜……第二天一早,同学们还担着收获来的蔬菜来到菜市场,称重算账,吆喝叫卖,过足了一把菜农瘾。

为推动常山县小学段劳动教育教学发展,进一步促进“五育并举”工作,常山县教育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因地制宜打出一套“组合拳”。从劳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序列劳动实践的策划组织、劳动教育的多元化评价、劳动与各课程的融合、劳动教师的专项培养等方面接连“出招”,创设了常山县劳动教育新格局,力图创设出一套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围绕目标,常山县教育局统筹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课程设计下放到各个学校,并提供专业指导。一时之间,常山县各中小学校根据场域等自身条件和不同学段(1-9年级)的教学要求,开展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

今年以来,常山县辉埠镇中心小学先后开展了包饺子、种蔬菜等劳动课程教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开设了古法磨制豆腐等课程。

劳动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还要让学生爱上劳动。常山县二都桥中心小学从劳动教育的内容出发,建构了以家庭劳动、学校劳动、社会劳动融合的综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了让孩子们爱上劳动,帮助树立劳动意识,学校还设立“劳动技能展示日”。这一天,各学段的学生自信满满地大显身手,有的展示削水果的技能,有的展示图书归纳整理技能,还有的现场当起“小厨师”……

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是常山县开展劳动教育的一大特点。胡柚是常山县的土特产,常山县实验小学的学生以“项目化学习研究”的形式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在采摘胡柚等动手实践中亲身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和劳作的辛苦的同时,了解胡柚的保健功能。

“劳动教育要打通学科与生活的壁垒,让教育从课本到生活,从认知到实践,真正为孩子们的成长赋能,为孩子们的幸福助力。”常山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岳飞介绍,除把课程落到实处,常山县还综合施策,通过评选“十佳劳动基地”、开展专任教师培训、举行劳动课赛课活动等举措,稳步推进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 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