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灵时代-基础游戏规则|最新快讯
对战场地
卡灵时代集换式卡牌的对战场地,如下图所示,由5×5共25格区域形成的战场以及一些特定区域组成。
①【玩家战场】我方玩家面前两横行的区域称为“我方战场”共有10个格子,相对的,对方玩家面前的两横行10个格子称为“对方战场”。
②【公共战场】中间的一横行的5个格子称为公共战场。
【资料图】
我方玩家的卡灵卡可以在【我方战场】内任意一个空置区域降临出场作战。双方玩家可以在【公共战场】与【我方战场】内的任意一个空置区域发动或盖伏战术卡与其他卡灵卡以外的卡牌。
③【能量点计数区】双方玩家场地的左边用6个代表能量点的绿色方块,每次消耗能量后可以用一个小物件放置在相应点数的方格上用来标记剩余的能量点数。
④【物件存放区】用来放置一些游戏中可能用到的小物件,比如骰子、硬币、标记、手机等等物品。
⑤【弃区】游戏过程中,正面朝上放置用掉的卡牌与被破坏或舍弃的卡牌。
⑥【卡组】游戏开始时,背面朝上放置玩家各自构筑好的并均匀洗牌过的卡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两种关于场地的专用术语。
【横向、纵向与斜向】这是关于方向的表述,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O1]范围与[O2]范围】卡灵场地中对于范围性效果描述有[O1]和[O2]两种,如下图,[O2]的范围包含[O1],且比[O1]大一整圈。(特别声明一点,例如[O1]范围,不包括卡牌本身所在的格子,只包括外围一圈。即[O1]范围通常指卡牌外围共8个格子的区域。[O2]范围即卡牌外围两圈完整存在的情况下共24个格子)。
【卡牌周围的区域】卡灵游戏中对区域与位置的描述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方向与范围,还有关于某个格子(称为区域)的描述。具体如下图所示,采用[↑]、[↓]、[←]、[→]、[↖]、[↗]、[↙]、[↘]来表示一张卡牌周边对应的一格区域。
对战规则
【LP】
即生命点数(Life Point),双方玩家开局时各自拥有20点LP。游戏对战的目标就是通过卡灵的攻击和卡牌效果,将对方玩家的LP削减为0。LP没有上限。
【能量点】
用于降临卡灵、发动效果、进行各种操作的基础资源。每名玩家开局各自拥有6点能量点。在自己的回合结束阶段,我方能量会刷新回满至6点。能量点上限为6,以此限制每名玩家在自己回合里的行动,如何分能量点进行战略部署是游戏的关键。
【卡组构建】
这个没有绝对的套路,集换式就是组出玩家各具特色的卡组,唯一限制是同名的卡牌不能超过3张。卡组卡牌数量构成为40~60张。
【胜负判定】
判定胜负的方式有三种。
①一方LP变成0,判定负方。
②一方卡组耗尽导致需要进行抽牌时无法抽牌,判定负方。
③特殊规则胜利,如【睡神沙德曼】的永恒效果,他在场上存在时,将卡组的卡全部抽完就可以获胜。
【游戏流程】
【决定先后手顺序】
双方玩家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决定先后手顺序后开始游戏。
之后双方先各从卡组抽5张卡牌。之后进入【调试】
【调试】
双方玩家可以将手牌中选择任意数量的卡牌放回卡组底部,之后抽出相同张数的卡牌。之后再对卡组进行洗牌。双方玩家每局游戏开始各只能调试一次。
【开始对战】
调试完毕之后,从先手玩家的回合开始,依次进行以下流程。一个玩家的回合结束就到下一个玩家的回合,如此回合交替。*注意第一回合玩家的卡灵不能进行攻击。
【抽牌阶段】
抽牌阶段开始▶从卡组最上方抽一张牌▶抽牌阶段结束,行动阶段开始
该阶段除了抽牌以外,没有其他实质意义,部分卡牌表述中会涉及该阶段内的两个时点(即▶处的时点)。然后进入【行动阶段】。注意,第一回合的先手玩家跳过抽牌阶段,即先攻让步。直接从5张手牌进入行动阶段。下一个自己的回合开始才恢复抽牌阶段。
【行动阶段】
抽牌阶段结束,行动阶段开始▶进行各种战略部署与进攻▶行动阶段结束,结束阶段开始
该阶段是游戏的重点。总的来说,可以进行任何操作。主要有以下六类:
①卡灵卡的降临。
消耗相应的能量点或者场上的卡灵来进行卡灵的付费降临。每个回合里付费降临最多只能进行2次,而超越降临则没有次数限制。付费降临需要消耗相应的能量点或者卡灵,超越降临不消耗能量点和卡灵。
卡灵的付费降临公式如下:
1级卡灵=1点能量点
2级卡灵=2点能量点
3级卡灵=我方战场及公共战场上,任意数量合计等级大于等于3的我方卡灵
4级卡灵=我方战场及公共战场上,任意数量合计等级大于等于4的我方卡灵
5级卡灵=我方战场及公共战场上,任意数量合计等级大于等于5的我方卡灵
6级卡灵=我方战场及公共战场上,任意数量合计等级大于等于6的我方卡灵
卡灵卡的付费降临具体步骤为:
①选择手牌中一张卡灵卡,宣言付费降临这张卡牌。
②之后消耗相应的付费降临所需的能量点数或素材卡灵。
③之后将其放置到场上正确的出场区域。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位于对方战场内的我方卡灵卡不可作为付费降临的素材使用。
该过程结束后卡灵正式出场,此时会出现一个时点,任何表述中有“卡灵降临时”的效果都可以进行连锁发动。
【同级替换】:使用相同等级的卡灵作为素材进行付费降临的操作。即直接用一张5级卡灵作为付费降临素材来降临另一张5级卡灵。【同级替换】在每个回合只能进行一次。
* 例如4级卡灵作为素材付费降临3级卡灵这一操作不属于【同级替换】。
②卡灵卡效果的发动
我方行动阶段里可以自主发动卡灵卡的启动效果,也可以针对任何时点发动瞬发效果。选择场上一张我方卡灵并宣言发动效果,再支付卡牌上表述的发动条件▶之后处理卡牌上表述的效果。
当每次卡牌宣言发动时,即▶处都会产生一个时点,任何表述中有“卡灵效果发动时或卡牌效果发动时”的效果都可以进行连锁发动,我方玩家和对方玩家都可以对此进行连锁,发动各种瞬发效果。
③卡灵卡的移动与攻击
移动:
在场上的我方卡灵,每个回合里都有一次机会可以进行移动。
具体步骤为:选择卡灵后宣言移动开始▶(宣言移动时点)卡灵沿横向或者纵向移动最多其SP值的格子数(可以先横向一格再纵向一格的变向移动),到达目的地格子后宣言移动结束▶(移动结束时点)移动结束。
该步骤中每一个▶都会产生一个时点,卡灵每移动一格也会产生一个时点,我方玩家和对方玩家都可以对此进行连锁,发动各种瞬发效果。卡灵移动过程中,只要未宣言移动结束且其还有剩余的格数未移动,哪怕被其他卡牌的效果发动所打断,在一系列效果结算完成后,可以继续进行移动直到不能移动为止。
攻击:
在场上的我方卡灵,每个回合里都有一次机会可以进行攻击。
具体步骤为:选择发起攻击的卡灵与可攻击的目标区域后宣言攻击开始▶(宣言攻击时点)确定攻击是否成立,若攻击成立则进入▶(数值结算时点)根据进攻方卡灵与防守方卡灵的相对位置与数值来结算对战的结果,之后进入▶(战斗结果时点)数值结算后判定战斗结果,比如卡灵是否被战斗清除、玩家是否收到战斗伤害等等。
具体的攻击判定细节将会在【细节相关】中具体介绍。
该步骤中每一个▶都会产生一个时点,我方玩家和对方玩家都可以对此进行连锁,发动各种瞬发效果。
④战术卡/设备卡的发动。
与卡灵卡的效果发动相同。我方行动阶段里可以自主发动战术卡/设备卡的启动效果,也可以针对任何时点发动瞬发效果。
战术卡发动的具体步骤为:将手牌中的卡牌正面朝上放到公共场地或我方场地内任一空格,或者将场上事先盖伏的卡牌翻到正面,并宣言发动。宣言发动后,先消耗卡牌所标注的使用费用相同数量的能量点,再支付卡牌上表述的发动条件▶(卡牌效果发动时点)之后处理卡牌上的效果。
当每次卡牌效果发动时,即▶处都会产生一个时点,任何表述中有“战术卡/设备卡/卡牌效果发动时”的效果都可以进行连锁发动,我方玩家和对方玩家都可以对此进行连锁,发动各种瞬发效果。发动后战术卡送去弃区,设备卡留在发动时放置的区域。
【装载设备卡】按照其特定的规则,再【卡牌介绍】章节中已作出解释说明。
⑤战术卡/设备卡的盖伏。
我方行动阶段内可以将我方手牌中的战术卡或设备卡盖伏在场上的公共场地或我方场地内任一空格。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盖伏在场上的卡片占用一个空格,以此形成了一个障碍物,会对对方卡灵与战术布局形成一个阻挡作用。
而需要在对方玩家的回合进行连锁时,只能从场上事先盖伏的卡中发动瞬发效果。(部分瞬发效果的表述中提到可从手牌或者弃区发动的,按特殊情况处理。)
当在行动阶段内已经无事可做时,可以宣言回合结束,进入【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
行动阶段结束,结束阶段开始▶①当回合玩家手牌若超出6张上限,则舍弃手牌直至6张▶②当回合玩家刷新全部6点的能量点▶③结束阶段结束,下一个玩家抽牌阶段开始。
* 部分文本与时点的对应关系:
“回合结束阶段(开始时)”—对应—“▶①”
“回合结束刷新能量(前)”—对应—“▶②”
“回合结束弃牌(时)”—对应—“▶②”
“回合结束刷新能量(后)”—对应—“▶③”
“(至该回合结束)”—对应—“▶③”
“该回合”内生效的效果的结束时点—对应—“▶③”
无特别行动,部分卡片效果在这个阶段消失或者在这个阶段发动(即▶处的时点),之后进入下一个玩家的【抽牌阶段】。
细节相关
在【游戏规则】中未能详细介绍的细节,将在这个版块中进行解释与说明。
【关于战斗】
只有卡灵攻击卡灵、卡灵攻击放置类设备卡、卡灵直接攻击对方玩家这三种情况下可发生战斗。每个我方回合的行动阶段里,场上所有我方控制的卡灵卡都各拥有一次宣言攻击的机会。
【可攻击范围】卡灵卡的默认可攻击范围为那张卡灵的[←][↑][→]三个区域。
【卡灵与卡灵或放置类设备卡战斗】
①宣言攻击时点
当卡灵的可攻击范围内存在对方卡灵或设备卡时,可以宣言攻击。在我方行动阶段里可以让我方卡灵对对方卡灵或设备卡发动攻击。选择需要发动攻击的我方卡灵,并选择其可攻击范围内一张对方卡灵或设备卡所在的区域为目标,宣言发起攻击。之后产生了【宣言攻击时点】,在这个时点处进行一次结算,主要判定攻击是否成立:
当攻击卡灵宣言攻击的目标区域存在卡灵卡或设备卡时(不论是己方卡灵还是对方卡灵),且此次攻击没有被卡牌效果所无效,则进入到②数值结算时点
当攻击卡灵宣言攻击的目标区域不存在卡灵卡或设备卡时,或出现攻击卡灵因为卡牌效果离场或者此次攻击被卡牌效果无效等情况,则攻击落空,不进行后续过程。此次宣言攻击的卡灵也算作进行过攻击,本回合不再拥有宣言攻击的机会。
②数值结算时点
双方卡灵确定进行战斗后,进入【数值结算时点】。这个时点内根据战斗双方卡灵的相对位置,确定防守方卡灵的抵抗数值,并进行计算。在此时点,玩家可以发动①卡灵能力数值变更的效果、②抵抗增减的效果、③使卡牌效果无效的效果,以及一切在效果文本中写明“数值结算时”可以发动的卡牌。之后就进入数值结算过程。
A、卡灵与纵向卡灵的战斗如下:
以攻击方卡灵AP与守方卡灵的AP或DP(由守方玩家决定)作为的抵抗进行结算。也就是说纵向发起攻击时,守方卡灵(也就是被攻击的卡灵)的玩家可以决定守方卡灵是要用AP还是DP进行结算(守方优势)。
攻击方AP>防守方抵抗时,则防守方卡灵被战斗清除,防守发卡灵的控制者的LP扣除相差数值的战斗伤害。
攻击方AP=防守方抵抗则双方卡灵一同被战斗清除,没有战斗伤害。
攻击方AP<防守方抵抗则攻击方卡灵受到反伤,自己被战斗清除,攻击方卡灵的控制者的LP扣除相差数值的战斗伤害。
B、卡灵与横向卡灵的战斗计算如下:
以攻击方卡灵AP与守方卡灵的AP或DP(由攻方玩家决定)作为的抵抗进行结算。也就是说横向发起攻击时,攻方玩家可以决定守方卡灵(也就是被攻击的卡灵)是要用AP还是DP进行结算(攻方优势)。
攻击方AP>防守方抵抗时,则防守方卡灵被战斗清除,防守发卡灵的控制者不会受到战斗伤害。
攻击方AP=防守方抵抗则无事发生。
攻击方AP<防守方抵抗则攻击方卡灵受到反伤被战斗清除,但攻击方卡灵的控制者的LP不会受到的战斗伤害。
C、卡灵与放置类设备卡的战斗计算如下:
由于设备卡本身没有战斗数值(AP或DP),所以也没有抵抗数值,直接根据攻击方卡灵的AP数值进行后续结算。若攻击方卡灵的AP大于等于1点,则被攻击的设备卡GP值(耐久度,位于放置类设备卡文本框的右上角的标记)-1。
在数值结算完成后产生了③战斗结果时点。
③战斗结果时点
通过相应的数值计算确定玩家是否收到战斗伤害及卡灵是否被战斗清除。这个时点玩家可以发动类似①无效战斗伤害、②无效战斗清除等效果的卡牌。而对于设备卡则是处理其GP的削减,并确认是否被削减至0,若GP值降至0,则该设备卡被清除。
【卡灵直接攻击玩家】
①宣言攻击时点
当我方卡灵的攻击范围超出了对方玩家面前最近的一行场地时,卡灵获得对玩家进行直接攻击的能力,也可以宣言攻击。选择需要发动攻击的我方卡灵,宣言发起直接攻击。之后产生了宣言攻击时点,在这个时点处进行一次结算:
若此次攻击没有被卡牌效果所无效,则进行后续步骤结算战斗伤害,进入到②数值结算时点。
当攻击卡灵因为卡牌效果离场或者此次攻击被卡牌效果无效等情况,则攻击落空,不进行后续步骤。宣言攻击的卡灵也算作进行过攻击,本回合不再拥有宣言攻击的机会。
②数值结算时点
根据攻击方卡灵的AP数值进行数值结算过程。将被攻击玩家LP扣除攻击卡灵的AP数值。这个时点玩家可以发动类似卡灵能力数值变更等的效果以及一切在【数值结算时点】可以发动的卡牌。
卡灵攻击玩家战斗伤害结算如下:
被攻击玩家的LP扣去攻击卡灵的AP。
③战斗结果时点
通过相应的数值计算确定玩家是否收到战斗伤害。这个时点玩家可以发动类似无效战斗伤害等效果的卡牌。
【关于连锁】
游戏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就是连锁的处理。所谓连锁,就是一环扣一环的意思。进行连锁的条件是出现时点,有时点才有连锁,无时点则无连锁。
卡灵的降临、移动和攻击,以及任何效果的发动都会形成一个时点。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连锁。只有瞬发效果可以进行连锁。
所有引起连锁的效果或者动作都称为时点,之后的效果依次称为连锁1,连锁2,连锁3...。直到没有玩家继续连锁,则连锁结束,从最后发动的连锁开始往前处理效果。连锁1即为触发连锁2的时点,连锁2为触发连锁3的时点,以此类推。
连锁处理顺序概括如下图
*特别说明①:卡灵在移动过程中,由于每移动一格都存在一个时点,因此在每移动一格后双方玩家都拥有可进行连锁发动瞬发效果的机会,此时先进行瞬发效果的结算处理,之后若本次卡灵移动未宣言移动结束,则可继续进行移动直至其移动格数达到上限。而移动过程中不可进启动效果的发动、卡灵的攻击宣言和非瞬发效果引起的卡灵降临等操作,若要进行,则必须宣言移动结束。
*特别说明②:卡灵与设备卡的【永恒】类型的效果不可以进行连锁,也不会产生可以被连锁的时点。这意为着通过【永恒】效果导致的一系列看似能产生时点的动作不能被其他卡牌连锁。例如:通过【奔雷黑云龙】永恒效果【终结黑雷】或【雪冰卫】永恒效果【安全监测】以及【炽烈的弗雷姆】等永恒效果导致的数值变化,不可以被【绣锚海蛸】所连锁,使其超越降临;通过【源素教典 埃勒蒙特】永恒效果【源素统御】导致的从卡组抽牌效果,不能被“当对方玩家抽牌/手牌增加时”这类效果所连锁。
【关于连锁发动的优先级问题】
首先,仅有瞬发类型的效果可以进行连锁。启动类型效果仅可成为被连锁的起点,不可以去进行连锁。
其次,瞬发类型效果根据其文本表述可分为三类:
A、【强制发动的诱发效果】(1类)(如【卫兵仙人掌】、【熔岩精灵】等,满足某一特定条件时强制发动的瞬发效果);
B、【自主选发的诱发效果】(2类)(如【牡丹妃】、【小丑星法师】、【心灵之眼】等,需满足某一特定条件时才可以发动的瞬发效果);
C、【自主选发的自由时点效果】(3类)(如【风精灵】、【飞矢】等,没有规定特定发动时点,可在任何时点自主选择发动的瞬发效果)
最后,当回合玩家有连锁优先权,即在可连锁的时点出现时,当回合玩家可以先决定是否进行连锁。而在一个时点出现时,连锁发动卡牌的顺序应按照(1类先于2类先于3类)如下:
①回合玩家的强制发动的诱发效果>②非回合玩家的强制发动的诱发效果>③回合玩家自主选发的诱发效果>④非回合玩家自主选发的诱发效果>⑤回合玩家的自主选发的自由时点效果>⑥非回合玩家的自主选发的自由时点效果。
而公开的强制发动的效果>公开的自由选发效果>非公开的(手牌或盖卡)的自由选发效果。
例:
Q:当回合玩家A发动【希望灵光】后可否通过“连锁优先权”而连锁发动自己的【飞矢】,以此阻挡对方玩家B发动【心灵之眼】等卡牌来无效自己的【希望灵光】?
A:不行。因为【心灵之眼】为【自主选发的诱发效果】(2类),而【飞矢】为【自主选发的自由时点效果】(3类),在A发动【希望灵光】后,虽然A享有“连锁优先权”,但此时这个时点上他仅可先连锁发动其他【自主选发的诱发效果】(2类)或自动触发【强制发动的诱发效果】(1类)来进行连锁。而若玩家A放弃连锁,则此时优先权转移为玩家B,由玩家B决定是否发动【自主选发的诱发效果】(2类)或自动触发【强制发动的诱发效果】(1类)来进行连锁,在玩家B作完选择后,才可以轮到玩家A的【自主选发的自由时点效果】(3类)进行连锁。
【关于连锁中是否存在错过时点的问题】
《卡灵时代》中的卡牌只要满足发动条件就不会错过发动的时点。哪怕未能参与连锁过程,也可在连锁处理完单独发动进行处理。
而当某一动作(卡灵的降临、移动、攻击宣言、卡牌被清除、回归、数值变化等)同时可触发多张卡牌时,则这些卡牌都可以发动,根据发动的顺序先后进行连锁。这个可被多个卡牌相应的时点称为大背景时点,整个连锁处理中的任何卡都可以因这个时点为条件而发动。
例:
①当我方卡灵被清除时,而我方拥有2张的【血凝光】,则我方可以先针对“卡灵被清除时”这一时点,发动第一张【血凝光】,此时若没有其他卡牌打断,则我方玩家可以发动第二张【血凝光】。(此时这个“我方卡灵被清除时”即为大背景时点)
②当我方玩家发动【木能量】使LP上升时,而我方拥有2张的【生命树之枝】,则我方可以先针对“我方LP上升”这一时点,发动第一张【生命树之枝】,此时若没有其他卡牌打断,则我方玩家可以发动第二张【生命树之枝】。(此时这个“我方玩家LP上升时”即为大背景时点)
【4个1规则】
同1张卡牌的同1个效果在同1条连锁中只能发动1次。
【关于目标区域与目标卡牌】
卡灵的卡牌效果文本中会提及:“以xxx区域为目标”和“以xxx卡牌为目标”两种类型的效果表述。这二种看似相同的概念,却在效果具体的处理上有很大的不同。
①“以xxx区域为目标”的效果,针对战场上的特定区域发动。
例如:对【卡牌A】所在的【区域a】发动“以场上1个区域为目标发动。清除目标区域上的卡牌”的效果时,若效果处理时【卡牌A】依然存在于【区域a】上,则清除【卡牌A】。若效果处理时【卡牌A】不存在于【区域a】上,则【卡牌A】不会被清除。反之,若对不存在卡牌的【区域b】使用这个效果,若效果处理时【卡牌A】因某种缘故存在于【区域b】上,则清除【卡牌A】。
*注意:拥有“不会成为卡牌效果目标”的抗性效果的卡牌,依然会受到对其所处区域发动的卡牌效果的影响。
②“以xxx卡牌为目标”的效果,针对战场上的特定卡牌发动。
例如:对场上的【卡牌A】发动“以场上1张卡牌为目标发动。清除目标卡牌”的效果时,则效果处理时不论【卡牌A】存在于场上任何的区域,都会受到这个效果的影响,被卡牌效果清除。
*注意:拥有“所处区域不会成为卡牌效果目标”的抗性效果的卡牌,依然会受到以其自身为目标发动的卡牌效果的影响。【特殊词汇解释】
【降临】:即把卡灵卡放置到场上的过程,分为【付费降临】与【超越降临】两种,前者每回合限制只能进行最多2次,后者无次数限制。【发动】:分为【卡牌的发动】与【卡牌效果的发动】两种情况。卡灵卡与设备卡效果的发动都为【卡牌效果的发动】。而战术卡的发动既是【卡牌的发动】,也是【卡牌效果的发动】。【移动】:卡牌在场地上沿线性路径位移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卡灵卡只能沿横向或纵向移动。【转移】:不经过线性路径,直接将卡牌从场上某一区域转移至另一特定区域的过程。【交换位置】属于转移的一种。【攻击】:卡灵卡所特有的能力,进行战斗的基本途径。由攻击方卡灵与攻击目标区域二者所组成。场上每张卡灵每回合只能进行一次攻击。【清除】:类似于“破坏”、“消灭”的概念,为卡灵风格特有词汇,被清除的卡牌将送入弃区。【回归】:指卡牌从场上或弃区加入手牌的操作。【回档】:指将卡牌返回卡组并洗牌的操作。【载入】:指从卡组将卡牌加入手牌的操作。【置顶】:指将卡牌放置于卡组顶端的操作。【回1】:效果限定的一种,指该效果每个回合只能使用1次。【场1】:效果限定的一种,此效果在此卡出场后只能使用1次,离场后再次出场可再使用1次。【限1】:效果限定的一种,指该卡与其同名卡的该效果在一回合中合计只能使用1次。其中1张使用后,其余同名卡不可再使用相同的效果。【极1】:效果限定的一种,指该效果在整局游戏中只能使用1次。【耗能X点】:即为消耗X点能量来发动此效果。【+X、-X】:指卡牌发动所需的能量消耗增加或减少X点。【免能】:指不需要消耗能量。【坚守】:指卡灵不会被战斗清除。【防爆】:指卡灵不会被卡牌效果清除。【抵抗】:指卡灵受到攻击时用于战斗结算的数值。根据双方卡灵站位,其数值可能等于卡灵的AP,也可能等于卡灵的DP。【O1范围】:是一种选取描述。指场上的某一确定卡牌其周边一圈的相邻区域,共8格,不包含那张卡牌自身所在区域。【O2范围】:是一种选取描述。在[O1]范围的基础上再扩大一圈,共24格,不包含那张卡牌自身所在区域。[O2]范围包含[O1]范围。【直视】:是一种选取描述。即在纵向或横向上,卡牌A与卡牌B之间无其他任何卡牌阻挡,则A与B相互直视。理论上1张卡牌最多可直视4张卡牌。【直视(无视盖卡)】:是一种选取描述。在【直视】的基础上,卡牌A与卡牌B之间即使有盖卡阻挡,也视作A与B相互直视。【封锁】:是一种针对区域的“状态”。指使区域失去其“区域”的概念,也就是说可以视为场地上不存在这个区域。被封锁的区域不可再视为“区域”使用,即任何涉及“区域”相关的效果与动作都不再可行,例如不可以在处于【封锁】状态的区域上降临卡灵、放置卡牌、发动卡牌、移动进入、选取为攻击或效果目标。例:【奔雷黑云龙】瞬发效果所需要选取的“2×2区域”中就不可含有处于【封锁】状态的区域,因为无法满足“2×2区域”,但是涉及“[O1]范围”和“[O2]范围”这类描述的效果,即使范围内包含处于【封锁】状态的区域也依然不影响其发动。【还原】:指将卡灵不同于原始值的能力数值变回和原始值相同的动作,不属于数值的上升或下降,但属于数值变化。
【玩家技能】每个玩家在自己回合内都可以使用以下两种“玩家技能”:
①【爆能抽卡】:回1:耗能4点可发动。从卡组抽1张卡牌。
②【调兵奇袭】:极2限1:耗能X点并选择场上1张非本回合降临的我方卡灵卡为目标可发动。将目标卡灵无视SP值立即移动1格区域(X根据目标卡灵等级而定,若目标卡灵等级为1或2,则X=2;若目标卡灵等级为3或4,则X=3;若目标卡灵等级为5或6,X=4)。
* 注意:玩家技能不是卡牌效果,不参与卡牌效果的连锁,但是因为玩家技能导致的动作可以被连锁,例如可针对【爆能抽卡】而导致的抽卡动作连锁发动“玩家抽卡时”的瞬发效果,也可针对【调兵奇袭】而导致的卡灵移动连锁发动“卡灵移动时”的瞬发效果。
关键词: 数值计算 心灵之眼 卡牌介绍 集换式卡牌 特别行动 游戏流程 也就是说 无事发生 游戏过程 我们来了 各具特色 一次机会 无事可做 游戏规则 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 详细介绍 以此类推